現撈鹵菜的特點

現撈鹵菜是現鹵現撈鹵菜的別名,是一種新式的鹵菜銷售方式。其原來的本意是當場鹵制當場進行賣,被人簡稱為現鹵現賣。因為鹵菜是當場被錄制好然后再被撈出來的,所以大家有叫他現鹵現撈。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說說現撈鹵菜的特點,希望對新手朋友們有所幫助!

1、現撈鹵菜技術—現撈的調色

一般,我們在制作鹵味時還是調了點糖色的,那么,不調色,這個色又怎么來呢?主要靠大量的辣椒和白糖,有的又加了點梔子,像糖色和其他增色劑是沒有加過的,辣椒和白糖出來的色,當然沒有傳統那么深,只有一點淡淡的黃紅,特別是像雞腳、鴨腳等之類的小貨,更沒有什么色,都是淡淡的,其他的像豬頭豬耳等之類的大貨,顏色還將就點,說實話,在行業類,現撈不得產品顏色淡,也是他的主要特點。

2、現撈鹵菜技術—現撈的味型組成

這里所說的是主流味型,就是大部分的。現撈的菜品規劃偏向于休閑范疇,所以在味道上有點像辣鹵,只是其中的辣度要低一些,增加了麻,同時回味又有甜,這個甜相對沒有黑鴨鹵那么重,可以說是只有點回味甜,在香料的香味上,這就不好界定了,因為,各家配方不一,當然 最終的香味也就不同,在此就不說什么了。

 

3、現撈鹵菜技術—現撈的出菜和菜品組成

現撈的成菜其實就跟本地辣鹵一樣的,成菜出來都有個拌油的過程,不管是素菜還是葷菜都一樣,所以在鹵水中油的份額是很大的,像我們做的一鍋150斤的鹵水油就要加四五十斤,這個油必須是植物油,不然,成菜出來涼了就起凍了,這個油對于菜的味道有舉足輕重的作用,是重中之重。

 

現撈店大多都只有一種味型,一口鹵鍋,可以說,什么菜都靠這鍋鹵水中的油來控制,比如說,所有的像鴨頭、兔頭、鴨脖、鴨腸、郡把、雞腳等等小貨,成菜出來都要澆油,就是這個油來提的辣,如果不澆油辣度是微乎其微的。另外的像豬頭、豬嘴、豬耳、豬腳、牛肉、豬尾、排骨等等的大貨,成菜出來就不需要澆油,因為大貨要做得偏向五香一點,所以用不澆油來區分,這是現撈的操作便利優勢,但同時,也是它的味型局限劣勢,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造成了很多的現撈店,小貨出來味道很好,大貨就差強人意了,這就是一鍋端的弊端,但是這個弊端又會被現撈的素菜彌補了。

 

素菜在現撈店是很有分量的角色,利潤的提高直接體現在素菜的銷售量上,可以這么說,素菜銷量的多少,直接體現店的利潤率,所以現撈店的素菜是很重要的。這個素菜的做法跟真正的辣鹵作了改變,一般是先整理切好,然后過水處理,出來直接加鹵水和調料以及鹵油拌制而成,這個鹵油的量相對要重一些,另外還可以再拌制的油中適當加一些藤椒油來增加藤椒的香麻味,現撈的素菜大多有,筍子、山藥、西蘭花、土豆、藕、海帶扣、豆結、雪豆、木耳、腐竹、杏鮑菇等等,我們對現撈店的開店要求就是,不要吝嗇做素菜,素菜的準備上,情愿有點小剩,也不要不夠賣,素菜不光利潤大,同時也是很拉客的。

 

現撈還有許多的個體風味菜,這些菜的操作都是通過鹵友體現的,比如說我們做的,小黃魚、帶魚、魷魚、腦花、龍蝦、田螺、鴨腸、郡把等!就是以上的這些菜品形成了現撈整體的風格,即側重休閑辣鹵,又依靠了五香鹵,只是相對于傳統辣鹵和五香鹵又有了自己的改變,雖然這種改變有它操作特點的局限性,但還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風格。

TAG標簽: 現撈鹵菜

轉載注明出處:http://www.0173129.cn/lucaizhishi/2848.html

申明: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交流,不做商用,如有侵權,請聯系[email protected]刪除。